【山西太原勞務派遣】朔州崇福寺“斷柱負重”千年無虞絕無僅有
我國古建力求每根柱子垂直穩(wěn)固以保建筑安全,而位于山西朔州的崇福寺彌陀殿卻能打破常規(guī),“斷柱負重”近千年安然無恙,在我國絕無僅有。
“我國古建筑主要由梁架、斗拱和柱子承負,四周墻壁不是負重的主力,墻壁的主要功用是穩(wěn)固柱身、防風避雨和野獸侵襲!惫沤▽<、原山西省文物局總工程師柴澤俊說,我國民間有一句諺語“墻倒屋不塌”,就確切說明了這一構造原理。
崇福寺屬全國文物保護單位,寺內有金代建筑彌陀殿,其采用減柱和移柱法,是我國建筑史上的大膽創(chuàng)新。彌陀殿寬七間、深四間,高近18米,開間較大,殿宇宏偉,殿身內外柱子各一周。
上世紀末,柴澤俊曾主持了崇福寺修繕工作。在前期勘察階段,他曾聽聞當地老者傳言,“彌陀殿斷柱負重,千年不虞”,當時并沒有完全明白其中含義。后在測繪時他才察覺,殿內金柱一周,四根金角柱高近6米,柱徑偏瘦,柱頭徑僅40厘米,柱底徑49厘米。修繕前柱身上半部微顯折彎,當時只以為是基礎沉陷、殿身整體后傾而造成,拆卸時才發(fā)現,這四根金角柱上部腰間因四向袱枋卯洞交錯疊置,已將柱身挖空,故于卯洞處將柱身截為兩段,上下對接負重。
柴澤俊認為,一般而言,我國古建筑都借助柱網格局和間架結構來完成力的傳遞。各個古建筑的柱網之間,要求下面有柱腳榫與柱礎對應穩(wěn)定,柱身有墻體護持,柱頭之間有闌額、普柏枋繞周相系,才能形成基本穩(wěn)定的柱網框架。唯崇福寺一反常態(tài),堪稱奇跡。
“崇福寺彌陀殿的柱子沒有榫卯相系,也沒有鐵箍束固,神奇地存世近千年,可謂我國唯一的奇構!辈窭险f,為保持文物原狀,他在主持修繕時繼用原柱,并對接處加鐵箍束緊以防劈裂,至今其依然挺直彌堅。
“古人在建筑構造方面的一點一滴都是建筑科技和建筑文化發(fā)展中的成就,對此加以搜集整理,總結研究,必要時測試分析和加壓實驗,是認識、理解和傳承古建筑文化的必要之路!彼f。(記者劉翔霄)
|